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业界新闻 > >心祭重于形祭2020清明云端追思代祭扫

心祭重于形祭2020清明云端追思代祭扫

清明云祭扫
 

又是一年清明时,移风易俗寄哀思,风清景明,正是人们郊游踏青、行清墓祭的好时节,而目前我国还处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关于清明祭扫的政策安排,湖北等9个省份省份提出暂停现场祭扫服务,同时倡导广大群众推行非现场的网络祭扫(云祭扫)、代祭扫或开展公益性的代祭扫服务、居家追思等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方式。
 

推行非现场的网络祭扫(云祭扫)、代祭扫服务,广大市民支持并理解。

 
拭去碑上的尘埃,献一束鲜花,诵读一段家属书写的追思文……全程摄录影像,这是大多数墓园工作人员代客祭扫的流程。
 
“代祭扫”是由市民群众委托公墓方祭奠已故亲人,由公墓方安排工作人员提供擦拭墓碑、鞠躬行礼、敬献鲜花等服务,并把服务过程通过照片或视频反馈给市民群众。其中也有许多墓园负责人表示会在清明节当天组织公益性的代祭扫纪念仪式,并向墓园内每位逝者敬献一束鲜花。
 
而“云祭扫”服务则是由公墓方或各省市民政部在各自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网络祭扫平台”。比如3月25日i厦门公众号开通的“厦门云祭园”平台,市民可以点击“我要建馆”,选择先人安葬的墓园按要求输入逝者信息建立纪念馆,纪念馆建好后就可以进行祭拜。据统计,该平台开通后至4月1日,总建馆数为10388个,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市民对“云祭扫”的支持与理解。

 

 厦门云祭扫平台
 

响应“云祭扫”安排,居家参观“线上纪念馆”缅怀先烈。

 
其实“云祭扫”的形式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在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官网中,早就有了“云祭扫”或“线上纪念馆”,加上今年的情况特殊,全国各地便发起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的网上祭扫活动,对青少年而言,通过平台为先烈们点燃蜡烛,向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烈;还可以查阅红色故事来增强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的美好情感,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0清明祭英烈
 

与此前各大博物馆提供的“云游博物馆”服务一样,“线上纪念馆”也符合当下清明祭扫及减少人员聚集的疫情防控政策,原则上我们常说的纪念馆一般是为那些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这种线上纪念馆需要专业的团队才能完成制作,制作流程包括平面规划→三维建模→根据效果图做场景比例还原(有实体展馆的可根据竣工图的CAD做场景比例还原)→模块搭建→渲染嵌入视频、展示内容→区域路线划分导览;最后一步合成,打造出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沉浸式、互动式的线上全景展厅。
 

缅怀先人,在乎的是真情实感,居家追思同样可以告慰祖先。

 
目前很多平台为成全群众“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而开通了“云祭扫”服务,虽然整个系统页面简单,不同于名人纪念馆设计的专业、内容丰富,但对于一些强烈思念逝者的亲人而言,逝者的任何讯息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慰藉。
 
若是实在有群众无法接受“云祭扫”或“代祭扫”服务,可选择居家追思或延后,家祭的历史追溯千年,陆游的《示儿》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名句,就曾表明了后辈子孙应在家祭时向先人絮告一番,告慰祖先,以表缅怀之情。
 
缅怀先人,在乎的是真情实感,从“千言万语付纸钱”到“云端追思代祭扫”,变的是祭扫的方式,不变的是对“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文化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追寻,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慰藉,而且我们相信子孙后代的生命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文章分享:

相关资讯推荐

OTHER NEWS